概况

科研动态

概况

糖尿病的诊断及血糖有效控制
来源:新科研科 作者:范小璇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14-12-20 10:52:57
字号:

 

陈荣主任提出气阴两虚是消渴病的主要证型,是消渴病的重要阶段。肺、胃、肾是消渴病涉及的重要病位,肺燥津伤,津液不布,则胃失濡养,肾失滋助;胃火炽盛,上灼肺津,下耗肾阴;肾阴不足,虚火燔灼肺胃之津,阴津损伤日久,阴损及阳,终至气阴两虚。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是消渴病得病机特点,二者互为因果,阴愈虚燥热愈甚,燥热愈甚则阴愈虚,日久耗气伤阴导致气阴两虚。瘀血内停是消渴病的中心环节,阴虚内热,津亏血少,不能载血畅行,或阴虚燥热,煎熬营血,或气虚无力运血,都可形成血瘀,而血瘀一成,导致气阴两虚的形成与加重。在治疗过程中,把握气阴两虚之基本病机,兼顾阴虚、燥热与瘀血的轻重缓急,以益气养阴、清热、活血为治疗大法,自拟降糖十二味,随证变通。针对应用口服降糖药物及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良且属于气阴两虚证型的患者,观察临床症状,三餐前后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等的变化,进一步总结和阐述降糖十二味的作用机理及临床疗效,为降糖十二味干预降糖药物治疗提供准确的切入点和理论依据。


关闭